急性左心衰竭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症之一,其病情凶险、进展迅速,需及时识别,正确诊断,给予及时救治,以挽救患者生命。尽管近年来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取得很大进展,其诊断模式和治疗方法得到不断改善[1],然而仍有不少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救治,错失救治良机,导致不良事件发生。本文总结两例突发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诊断过程,分析急性左心衰竭的正确诊断思维方法,从而减少误诊与漏诊。
1 病例简介
患者1,男,36岁,特警,因“开车途中突发呼吸困难10 min”于2015-09-30入本院抢救室。患者极度呼吸困难,端坐位呼吸,大汗淋漓,右肺呼吸音低。立即给予建立静脉通道、吸氧,同时予心电监护,显示:心率154次/min,呼吸28次/min,血压174/105 mmHg(1 mmHg=0.133 kPa),指脉血氧饱和度70%。由于极度呼吸困难,血氧饱和度低,给予面罩吸氧。疑诊右侧自发性气胸,急请心胸外科会诊,考虑为自发性气胸,因极度呼吸困难无法前去影像科行胸部X线检查,拟行胸腔闭式引流。上级医师听诊患者肺部发现,右肺呼吸音略低,双肺满布湿啰音,无哮鸣音,心率150次/min,未闻及心脏杂音。遂未行胸腔闭式引流,给予毛花苷丙注射液、硝酸甘油、氨茶碱、呋塞米等强心、扩血管、利尿治疗,继续面罩给氧等综合治疗。同时查心电图显示:窦性心动过速。急查心肌标志物示:超敏肌钙蛋白4.456μg/L(参考范围<0.033 μg/L),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13.0 μg/L(参考范围<3.8 μg/L),肌红蛋白491.8 μg/L(参考范围<116.3μg/L),B型脑钠肽149.7 ng/L(参考范围<100.0 ng/L);血气分析示:pH值为7.42,二氧化碳分压31 mmHg,氧分压63 mmHg,血氧饱和度70%。经1 h抢救治疗后,患者呼吸困难减轻,诊断急性左心衰竭,于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。
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,多次测量收缩压150 mmHg左右,未予重视。近1个月来,患者曾患感冒,并有胸闷、气促、乏力,未就医。住院后发现肾功能轻度损害:尿素氮8.37 mmol/L(参考范围<7.15 mmol/L),肌酐142.9 μmol/L(参考范围<96.0 μmol/L),胱抑素C 1.43 mg/L(参考范围<1.20 mg/L);抗EB病毒抗体IgM<10 U/L,EB病毒早期抗原抗体<5 U/L,EB病毒核抗原抗体326 U/L(参考范围<20 U/L),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301 U/L(参考范围<20 U/L);心脏超声显示:左心室增大,左心房稍增大,左心室室壁增厚,室间隔运动幅度减弱,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;冠状动脉造影显示:冠状动脉血管僵硬,左主干未见狭窄,前降支中段局限性狭窄50%,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。住院20 d后病情改善出院,出院诊断:病毒性心肌炎?,冠心病,急性左心衰竭,心功能Ⅳ级,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,高血压性心脏病,高血压性肾脏损害。
患者2,女,66岁,农民,因“反复咳嗽、咳痰20年,活动后气喘10年、加重2 d”于2016-01-03入院。查体:体温37 ℃,脉搏92次/min,呼吸24次/min,血压120/80 mmHg,呼吸急促,桶状胸,呼吸音减低,双肺可闻及湿啰音,未闻及干啰音,双下肢无水肿。血常规显示:白细胞计数8.67×109/L,中性粒细胞分数0.788;血气分析显示:pH值为7.27,二氧化碳分压89 mmHg,氧分压71 mmHg。心肌标志物示:超敏肌钙蛋白0.003 μg/L,CK-MB 2.2 μg/L,肌红蛋白99.0 μg/L,B型脑钠肽218.9 μg/L;胸部CT显示:右肺上叶前段、右肺中叶、左肺上叶舌段、双肺下叶支气管扩张伴双肺感染性病变,双肺慢性间质性病变,双肺气肿,心影增大。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急性加重期,2型呼吸衰竭,慢性肺源性心脏病。予以抗感染、止咳化痰等治疗。入院第3天,患者大便后突感气急气憋,端坐位呼吸,口唇发绀,极度烦躁,血压178/90 mmHg,心率145次/min,呼吸35次/min,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%,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,立即予以甲泼尼龙80 mg、氨茶碱0.125 g、毛花苷丙注射液0.2 mg静脉推注,硝酸甘油微泵泵入,面罩给氧,无效,血氧饱和度仍在60%左右,予气管插管,呼吸机辅助呼吸,吸痰吸出大量黄色脓痰,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至96%,心电图显示V1~V6导联ST段上抬,查心肌标志物示:超敏肌钙蛋白0.093 μg/L,CK-MB 1.2 μg/L,肌红蛋白54.9 μg/L,B型脑钠肽413.3 ng/L。心内科会诊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,急性左心衰竭。给予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、瑞舒伐他汀胃管内注入,依诺肝素皮下注射,硝酸甘油微量泵泵入等治疗,6 h后复查心肌标志物水平升高:超敏肌钙蛋白0.912 μg/L,CK-MB 6.7 μg/L,肌红蛋白134.1 μg/L。继续给予抗凝、抗血小板、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,住院20 d后,复查心肌标志物改善:超敏肌钙蛋白0.017 μg/L,CK-MB 3.6 μg/L,肌红蛋白165.0 μg/L,B型脑钠肽75.7 ng/L,好转出院。
2 讨论
急性左心衰竭由于肺淤血、肺水肿,常导致患者突发呼吸困难、严重气促,易误诊为导致突发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,如支气管哮喘、COPD急性加重期、气胸、急性肺栓塞等[2],尤其在平素身体健壮的年轻患者,更易误诊。患者1职业为特警,表面看来患者身体健壮,加之由其同事护送而来,并且叙述患者在驾车过程中发病,客观上对患者的印象让接诊医师排除了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。另外,患者存在双侧呼吸音不对称,使接诊医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。而胸外科医师会诊后也由于患者身体健壮、极度呼吸困难及双侧呼吸音不对称而诊断为自发性气胸,并拟行胸腔闭式引流。若非上级医师及时识别与诊断,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,否则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。
老年COPD患者常有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高血压等疾病,均可导致左心结构或功能的改变,与COPD相互影响,或直接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,从而引发急性左心衰竭。而COPD合并左心衰竭病情严重,病死率高[3]。由于COPD常有心悸、气促、肺底部湿啰音等症状和体征,与左心衰竭症状相似,不具有特异性,较难与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相鉴别,易造成漏诊[4]。患者2在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期间,突发急性左心衰竭,如不警惕,极易考虑为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不佳,病情加重,而漏诊急性左心衰竭。
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由于心排血量不足,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,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激活,常可导致心率加快及发作初始血压升高、烦躁[5-6]。两例患者除极度呼吸困难外,还存在端坐呼吸、大汗淋漓、烦躁不安、血压升高以及双肺满布湿啰音,心率加快明显,均是典型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[1]。尤其心率明显加快,是急性左心衰竭有效的诊断及预后指标[7-8]。本文两例患者心率均明显加快,据此应怀疑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可能。另外,B型脑钠肽是诊断心力衰竭、评估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标志物,其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[9]。如诊断困难,检测B型脑钠肽水平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竭的及时诊断。
总之,对于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的患者,除要熟悉其特征性表现外,还需注意不能受到患者表面现象的影响,如遇到一些征象无法解释时,要注意是否存在其他原因,注意培养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[10],即“除了这个原因,还有没有其他可能?”,必要时可行B型脑钠肽水平等实验室检查,以减少误诊或漏诊。
案例来源:刘世平,邱里,罗姝,等.急性左心衰竭误诊两例报道[J].中国全科医学,2017,20(14):1781-1783.
版权所有 ©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某ICP备12023720号-8
公网安备 1000000000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