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,女,27岁,电焊工。因“咯血2天”入院。患者于2010-02-13晚间在打牌时突发咯血,鲜红色血液,量约100 mL,遂到当地医院急诊,行胸部CT检查示:双肺散在磨玻璃影(见图1),考虑双肺炎症。予抗感染、止血等治疗后出血停止,次日晨再次咯血,血量约200 mL,转至我院进一步治疗。自起病来精神差,食欲欠佳,大小便正常。既往患者在2007年有类似咯血史,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(资料均已丢失,诉未明确诊断),否认高血压、糖尿病史,无粉尘接触史,无药物过敏史及外伤史,无烟酒等不良嗜好。入院查体:T:37.1 ℃,P:116次/min,Bp:120/80 mmHg,R:20次/min,血氧饱和度(SaO2)96%(鼻导管吸氧2 L/min),神清,精神差,口唇无发绀,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,静息状态下呼吸平顺,气管居中,两侧呼吸动度对称,右下肺叩诊实音,右下肺呼吸音低,可闻及少量湿啰音,余肺呼吸音粗,未闻及干湿啰音;心率116次/min,律齐,未闻及病理性杂音;腹平软,无压痛及反跳痛,肝脾肋下未及。入院后查血常规示:WBC 6.11×109/L,中性粒细胞(N)73.8%,嗜酸粒细胞(EO)0.8%,血红蛋白(Hb)99.0 g/L,血小板计数(PLT)147×109/L;动脉血血气分析:pH值7.43,PaCO2 36 mmHg(1 mmHg=0.133 kPa),PaO2 78 mmHg;D-二聚体(D-dimer)正常;凝血全套示: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(APTT)均正常;血生化示:肝酶、胆色素、尿素氮(BUN)、肌酐(Cr)均正常。入院拟诊:咯血原因待查:支气管扩张症?予哌拉西林/他唑巴坦针3.375 g静脉滴注,每8 h一次抗感染,并予垂体后叶素针0.05~0.1 U/min微泵静推,卧床休息、吸氧等治疗,入院第2天,患者间断有少量咯血,并出现持续性低氧血症,I型呼吸衰竭,咳嗽后加重。
2.1 2010 年 2 月 16 日第 1 次病例讨论
吕丹医师:患者主要临床特点:(1)青年女性,电焊工人。(2)患者急性病程,突发咯血2天入院,2天前休息打牌时突发咯血,当地医院治疗无效,转入我科后出现气促,持续性低氧血症,偶咳,无痰;3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史,但病因未明确。(3)入院后查体两侧呼吸动度对称,右下肺叩诊实音,右下肺呼吸音低,可闻及少量湿啰音,余无殊。(4)胸部CT为双肺散在磨玻璃样影(见图1),血常规示Hb 99 g/L。(5)入院后查血肿瘤标志物阴性,PT、APTT、PLT均正常。(6)入院后予抗感染、垂体后叶素持续微泵维持,病情有加重趋势。根据以上临床特点考虑常见疾病为:(1)肺炎:患者为青年女性,急性起病,右下肺闻及少量湿啰音,胸部CT见双肺磨玻璃影,似乎支持肺炎,但患者无咳嗽、咳痰、发热等症状,血常规白细胞不高,这些证据不支持肺炎诊断。(2)支气管扩张症:支扩并咯血为临床最常见咯血原因之一,且患者既往有咯血病史,此次急性起病,咯血量大,有该症可能,但胸部CT未见囊状或柱状支气管扩张,故该症可能性较小。但也有可能为非高分辨CT(HRCT)导致漏诊,不过此种可能性很小。(3)肺结核:患者无低热、盗汗、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,胸部影像学病灶非结核好发部位,可排除该病。(4)支气管内膜结核,影像学上可无典型病灶,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鉴别。(5)肺癌:青年女性,否认嗜烟史,胸部影像学未见占位病灶,血肿瘤标志物阴性,不支持诊断,可行痰找脱落细胞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鉴别。
丁群力医师:同意吕丹医师以上分析,但需要补充的是,患者于2007年曾有类似咯血病史1次,且患者胸部CT见双肺散在磨玻璃样影,需要考虑结缔组织疾病肺部累及所致咯血,但患者无关节痛、皮疹等肺外表现,为不支持点,因此需检查风湿、免疫全套以及抗核抗体、抗中性粒细胞抗体(ANCA)全套以进一步排除;另外,过敏性肺炎也可出现咯血,胸部CT也可表现为磨玻璃样影,需要考虑。追问病史,患者为电焊工,诉在咯血前2天曾从事点焊工作,工作时有大量刺激性气体产生,但另一方面,患者无明显气促、咳嗽、咳痰、发热等典型过敏性肺炎症状,过敏性肺炎典型的胸部CT表现为弥漫性、边界不清的、以小叶为中心的微小结节,本患者胸部CT与此不符。
舒丽华医师:患者咯血原因尚需待进一步检查,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患者持续性低氧血症,低氧血症的原因是什么?咯血后出现低氧血症,需考虑:(1)咯血导致。(2)原发病所致。患者为青年女性,平素体健,基础肺功能正常,首先应考虑为咯血致肺不张,通气-血流比例失调引起,但患者并无大量咯血,胸部CT未见肺不张,不支持此点,对于原发病所致低氧血症,患者胸部CT只见散在病灶,应不致引起低氧血症。综合考虑,仍考虑为前者可能性大,无大量咯血,考虑为患者肺内少量持续出血,未及时咯出,而流入肺内的可能;胸部CT并未见大片状肺不张,可能为2天前患者起病后立即检查,并不能反应目前肺内真实情况。目前可予再次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确定。
2.2 2010 年 2 月22日第 2 次病例讨论
吕丹医师:入院第2天予急查床边胸部X线片示:气管右偏,右肺野见大片密度增高影,右侧肋间隙较左侧略窄,右纵隔缘及右膈面显示不清,心影未见移位,左肺纹理清晰,左膈面光整,左侧肋膈角锐利(见图2)。影像结果提示:右肺不张。证实患者低氧血症为右肺不张所致,胸部X线片示左肺基本正常,可排除过敏性肺炎所致咯血,予增加吸氧浓度,改纹丘里面罩吸氧[吸入氧浓度(FiO2)50%],血氧饱和度仍持续低于90%,咳嗽后加重,动脉血血气分析(FiO2 50%):pH值7.40,PaCO2 35 mmHg,PaO2 45 mmHg。当晚间因低氧血症加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(ICU),转入后继续予垂体后叶素止血、抗感染、氧疗等治疗,第4天始患者无咯血,但仍有活动后气促,左侧背部疼痛,血氧升高,再次行床边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示右侧肺完全不张(见图3)。于第5天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,术中见右侧支气管腔内有大量暗红色血凝块堵塞管腔,纤支镜不能通过,血凝块堵塞气管镜吸引管口,冲洗后仍不能吸出。左肺各叶段支气管黏膜无充血水肿,管腔通畅,未见新生物生长。抗核抗体、ANCA、风湿免疫全套结果回报均阴性。入院第6天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无活动性出血,转回我科。
舒丽华医师:转入后再次行胸部CT示右肺野见大片状高密度影,其上叶内还见空气支气管征象,右肺中下部见多发结节状钙化影,左肺下叶见片状影,内见斑片状钙化影,邻近胸膜增厚。纵隔窗显示右侧肺门结构显示不清,右侧主支气管变窄,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,右侧胸腔内见液性密度影,考虑为右肺全叶不张伴右侧胸腔积液,左肺病灶较前明显减少(见图4)。结合纤支镜下所见,检查风湿免疫全套、抗核抗体全套、ANCA均正常,病因上可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肺部累及以及过敏性肺炎,应高度怀疑肺血管畸形;治疗上,目前主要问题为右肺不张的处理。患者右肺不张原因明确,为血凝块堵塞所致,是否需积极处理?如不积极处理,血块是否会机化?长时间不排除机化致肺功能下降,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。如积极处理,可在纤支镜下冲洗后吸引,但此措施风险显而易见,如为肺动脉畸形出血,吸引过程中极有可能引起再次出血,如出血量大,流至对侧健肺,则存在生命危险;保守处理,则可嘱患者多活动,肺部叩击,促进血凝块的排出。
邓在春医师:根据患者纤支镜下所见“右支气管内有血凝块,左侧气管黏膜基本正常,未见新生物及支气管内膜病变”,可排除支气管内膜结核及肺癌诊断。患者大咯血原因需高度怀疑肺内血管畸形。对于发病年龄轻,反复大咯血,临床、影像学、纤支镜检查均不能明确病因,需考虑该疾病,诊断需行肺血管造影检查,确诊后可行肺动脉栓塞术治疗。此患者肺血管畸形可能性极大,如行纤支镜吸引,再次出血可能性大,风险太高,血凝块堵塞机化一般在出血后1周左右,此时间窗内可保守处理,观察是否有血块咳出,1周后如仍无,则需积极处理,此时出血处也应愈合较好,出血风险显著降低。
2.3 确诊、治疗及随访 转入后第 2 天,患者有多量暗红血凝块咳出,2 d 后再无咯出,于住院第 11 天复查胸部 X 线片示:右肺复张,心肺未见明显异常(见图 5) 。第 15 天再次行纤支镜检查,术中见右肺中叶开口处支气管黏膜可见暗红色陈旧性出血灶。第 16 天行支气管动脉造影(DSA) 示: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扭曲,并呈局限性团块状改变,考虑右下支气管血管畸形,术中超选至右支气管动脉主干,用明胶海绵碎块栓 塞右侧支气管动脉,复造影见右侧支气管动脉血流明显缓慢(见图 6、7) 。术后患者未再出现咯血。住院 20 d 后治愈出院,随访半年患者无再出血。
邓在春医师:支气管动脉畸形是大咯血少见原因之一,是由于肺血管先天发育障碍所致[1-2],临床上常在造影检查时发现,文献报道较少[3]。我国于红等[4]分析了46例因反复或大量咯血行胸部增强CT的病例中肺内血管畸形有4例。本例的特点与其相似:(1)发病年龄较轻,可反复发生,咯血量常较大;(2)临床、纤支镜及影像学检查(包括缓解期)均不能明确原因;(3)DSA检查发现支气管动脉扭曲,呈局限性团块状改变。本病由于发病率低,常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、肺炎、肺结核、肺癌等。故遇到不明原因大咯血时应考虑此病。血管造影可对支气管动脉畸形起到明确诊断的作用。
另外,大咯血为临床上棘手的病症,保守治疗的病死率可高达50%以上,多数因窒息而亡,而急性期手术的病死率在35%以上[5]。自Remy等于1973年运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后,该法已成为被广为接受的治疗大咯血和反复咯血较成熟的手段,可作为根治性手段,也可作为外科择期手术前的姑息性方法[5]。本例患者在疾病早期出现肺不张、呼吸衰竭,病情危重,但并未立即行DSA检查及支气管栓塞术,而是先内科保守治疗,鼓励患者咳出肺部沉积血块,待肺复张后再行DSA检查确诊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。这未尝不是治疗支气管动脉畸形大咯血的另一种好途径。
案例来源:吕丹,丁群力,舒丽华,等.不明原因大咯血[J].中国全科医学,2011,14(4):420-423.
版权所有 ©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某ICP备12023720号-8
公网安备 100000000000号